首页 > 目录 > 《古月今寻》在线阅读 > 正文 雨中桥----读 书微论
你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,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。———《给青年人的12封信》
黄庭坚曾在诗中感慨说“想见读书头已白,隔溪猿哭瘴溪藤。”读书的好习惯需要在青年时培养,因为那个时候如春青青,旭日初升,最是有锐敏力,读书也最是有兴味。看看古人到老的时候长叹日月淹留,就知道青年人该不该抓紧时间了。那些人固然可以认为自己无时间云云,有时间也只会看一些商业垃圾,不论是新付梓出版的油墨,还是大洋彼岸钻入耳朵里的家长里短,样样都能窃居经典的桌案。
叔本华奉劝我们读者一定要读那些最古老的经典,这位大哲学家尚且不考虑他的读者群也许有学生,他们的抽象能力几何,单单是漫长岁月的沟渠,不做好充分的准备就足以迷失在纷纭的枝节。此所以读书人不可以不找到阅读的驱动力和恰当的方法的原因。也不可太追求古老的经典,因为现代也是不断在螺旋式或波浪式发展的,绝不了小瞧了现代的语言大师,文学巨匠们。
英国思想家洛克在《教育漫话》中提到一定要早睡早起的好习惯
“而早睡又可以使他养成那种不去参加不健康、不安全的放荡的夜生活的习惯;但凡按时作息的人,是很少会因行为不良,而染上大的身心疾病的。”
读书确实可以帮助人袪除不少坏习惯,不仅仅是因为它占据了读书者大量时间,更是因为,它蕴含着作者伟大人格和精神的感召。就比如你看到科幻小说就向往探索真理和奥妙无穷的宇宙,看到柏拉图的书就憧憬灵魂的自由生活。这种热爱和信念的传递,促使我们去经典名著串门,这也是所谓摘要里“浓缩的精华”所比不了的。
《颜氏家训》里颜之推颇为后悔“颇为凡人之所陶染”后自己“肆欲轻言,不修边幅”也是受到了鲍鱼之臭的熏陶许久后而幡然觉悟。
曾看到严峰老师感慨于网文是个大坑。因为它就像美丽的罂粟花一般,迷幻而害人,如果想除去它也只有在心灵的苗圃里种满仙草———培养一些兴趣。艰难苦涩的哲学书可以夹杂在轻松的书如莫泊桑,赫胥黎里面看看,却不可一味躺在语言的温床上,而应看点康德什么的。
手机阅读X
手机扫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