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目录 > 《特岗教师那三年》在线阅读 > 正文 05决斗
正是十月秋老虎肆行的一天,我刚从学校食堂吃完中饭,顶着烈日赶在午休铃之前去教室守学生。路过操场,看见几十个学生围在那里看热闹。细看,大多数是我们126班的,我不由起了疑。有眼尖的同学远远看到了我,朝我大声喊:“陈老师,有人打架。”我走过去时,打架的两个学生刚好分开,正是班上的蒋杰文和黄小建。
我让其他人都散了,把蒋杰文和黄小建叫进办公室,两人站在我面前。蒋杰文以泪洗面,表情扭曲,看起来痛不欲生,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惨兮兮的,上气不接下气,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,看样子他一定挨了一顿狂揍。而黄小建呢?他桀骜地扬着下巴,板着脸,眼神十分坚定,面对我的打量和同学即将到来的控诉丝毫不畏惧。
这时班上一些调皮的男生分别围在窗户外和门外看热闹,我生气地把门关了,让他们都回教室去,本来想把窗户也一起关了,但天气实在太热了,只好作罢。一些没走的男生就都挤到窗子旁偷看,他们很小心,远远站着不说话,连窗户都不敢碰。见此,我也不好再赶他们。
我问黄小建为什么要打架,黄小建理直气壮地说:“他要绝交,我不准!”我反问道:“你不准?你凭什么不准?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朋友的权利,那是他的自由。”黄小建咬紧牙关,攥紧了拳头不服地说:“我们以前玩那么好,现在他要绝交,我不准!我就不准!”
我有些惊讶于黄小建的执拗和刚愎,不由自主地联想起他的童年和家庭。我质问他:“你说你不同意蒋杰文不和你玩,那你说说蒋杰文和你玩的时候,你是怎么做的?你是带着他一起进步,一起向上,还是让他和你一起欠交作业,上学发呆,放学打游戏?好的朋友是一起进步,坏朋友是拉人下水,你认为你是一个好的朋友,还是坏的朋友?”我劈里啪啦劈头盖脸一口气说完。
窗外那几个伸头探脑看热闹的男生一直在议论,声音越来越大,我偏过头去吼他们:“不要吵!再吵赶你们走!”于是他们闭了嘴。
这时在一旁一直没作声只顾哭的蒋杰文说:“老师不是我。”我正火冒三丈,没听明白,没有理他。只听到黄小建反复地说:“我们以前玩那么好,现在他说不玩就不玩了!我不准!”
我转头问蒋杰文,“你怎么突然不想和他玩了?”蒋杰文眼泪还在打转,脸上的泪也没有干,说:“老师,不是我。”“什么不是你?”这时,班上那几个在窗户外挤来挤去的男生实在忍不住了,伸长了脖子向里面对我说:“陈老师,是周少东,不是蒋杰文。”
我一脸茫然:“什么是周少东,不是蒋杰文?”听我问他们,那几个男生就索性趴在窗子上,两手把着窗户的铁栏杆,说:“不和黄小建玩的。”我更不懂了,“蒋杰文和黄小建打架关周少东什么事?”窗子上的男生们七嘴八舌说道:“他们打架就是因为周少东。”“什么情况?!去把周少东叫来!”外面的同学巴不得一声,两个男生飞也似地跑去叫周少东,另外几个男生继续坚守窗户阵地。
不一会儿,周少东来了,一问才知道事情的始末。
原来黄小建与班上另外两名同学同出同入,情同兄弟,其他同学笑称他们为“三剑客”,但也有人私底下说他们是“三贱客”。因为黄小建喜欢打架,一言不合就动手,得罪了不少同学。按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规则,另外两名同黄小建玩的也一起变得口碑不好,三人一起受骂。
黄小建在三兄弟中是老二,老三周少东本分,负责听大哥二哥的话,老大人称单哥,高高壮壮,性情稳重,看起来像个小大人,但是“不理政事”,平时很少说话,基本上是老二黄小建在和他们三人之外的圈子打交道。但老二黄小建喜欢惹是生非,能动手就不动口,给他们三兄弟带来不少麻烦。
周少东原本考试可以打五六十分,自从跟了大哥二哥后,就只能打二十分了,而且平时的零花钱都被黄小建拿去花了。周少东爸爸知道以后,不许他再和黄小建玩,周少东一方面迫于父亲的威严,另一方面也心有所悟,便向老大单哥老二黄小建提出绝交,老大没说话,但老二黄小建不准,要和周少东单挑,谁赢了听谁的。
周少东胆子小,不敢应战,于是让朋友蒋杰文代替他去。蒋杰文一方面受朋友之托,不好拒绝;另一方面也早就看不惯黄小建了,于是答应周少东,代替去应战。双方约定好时间地点,在众目睽睽之下单挑,谁赢了就听谁的,看热闹的都做个见证。只是蒋杰文太过于乐观,还有些不自量力,代替别人打架却被别人打得嚎啕大哭,铩羽而归。
我看着蒋杰文,眼前这个十来岁,样子长得有点像我弟弟的人,不舍得骂他,一时间又不知道怎么说他好。他个子不高,长得很敦实,脸方方正正,头也方方正正,脸上和手上都肉肉的。我到这个班的第一眼就看到了他,因为他长得实在太像我弟了,心里不由自主地就对他厚爱了三分。后来发现,他们不仅长得像,连兴趣爱好也一样,都喜欢趴在地上玩弹珠,平时一下课就跑出去打弹珠,口袋里的弹珠边走边响,玩得汗津津回来上课。他还喜欢流汗,经常是额头到脸两道汗印记,只是今天多了两道泪印记。打架打得满脸尘土,泪水一冲,脸上就是两条沟一样的泪痕。
我见他这个样子,一时间又好笑又好气。蒋杰文意识到我在盯着他看,有些不好意思,下一秒他竟然当着我的面用鼻涕吹了个泡泡。
我愕然,接下来便是用尽毕生的定力忍住不笑。偏开头,从抽屉里扯了两张纸巾递给他,叫他擦擦鼻涕。
再搞清楚事情的始末后,午休铃响了,我简单地教育了他们三个,让蒋杰文和周少东先回教室。临走时,我突然想起什么,于是叫住了蒋杰文,“你先去水龙头洗个脸再回去,这个样子到教室也不怕别人笑你。”蒋杰文说了句谢谢老师,就离开了。
留下来的黄小建我没有过多地批评他,因为担心批评会引起他的反感和叛逆情绪。我只是劝他,劝他以后表现好一点,这样长大了才会成才,才会是一个有用的人。其实我很清楚他可能听不进去,但也只能苦口婆心而已,毕竟我给不了小建无法替代的父爱与母爱。
学生走后,我心里很不是滋味,以前我从未意识到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是如此之大,而自从接触教育行业,接触形形色色的学生和家长后,我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,也越来越认可“什么样的家庭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”这句话。
就拿黄小建来说,当大人看到自家的小孩打架,都以为是孩子不听话,殊不知孩子是自己的作品,自己才是孩子复制的模板。当父母在指责孩子不争气时,是不是也应当反省自己作为人父人母,是否也是一个优秀的或合格的成年人?看到那些因大人纠纷而使行为产生一定程度扭曲的孩子,我虽心痛,但却无能为力,不禁感慨自己这个普通园丁的渺小。或许从孩子降生那一刻起,他们的命运已被写入骨髓,而伴随他们一生的,给予他们最大影响的不是老师,而是家庭。育人不仅仅是老师的责任,更是为人父为人母的责任,而多数父母却从未意识到这一点。
手机阅读X
手机扫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