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目录 > 《秋叶海棠红》在线阅读 > 正文 第四章 王师傅传消息
从赵公馆出来,已经是将近晌午。
赵姑娘多次挽留,程玲儿以学校只请了半天假,中午要回学校为由,谢绝了这位赵姑娘的好意,随王师傅一路回家。
往日里,肖书亭为了节省家里的开支,每日中午是不回家的,午饭自己想法子在单位解决,今天担心外甥女的事情,午休的时间一到,他便早早赶回家来,想到家里的妹妹和外甥女可能还没吃饭,路上寻了个烧饼铺子,买了两个烧饼揣在怀里。
程玲儿走到巷子口,遇上了赶回家的舅舅。
“舅舅,今日怎回来的这样早呀。”程玲儿惊讶的问道。
“今天单位里比较清闲,没什么事,我便回来了。你可是从那赵小姐家里回来?”肖书亭一面说着,一面从怀中拿出刚买的烧饼,递给了程玲儿。
“那位赵小姐让我写了份考卷,说是成绩好的话,可以帮我转校到圣德新式中学呢?”程玲儿在舅舅面前不再掩饰自己的欢喜与期待。
“圣德新式中学?”
“是间西式的高中,毕业以后还有机会出国留学,我经常听同学们提起这间学校,听说学校的校舍是建在某个王府旧址里,附近山水秀丽,上课的老师们都是很厉害的学士,听说有的老师还是以前的翰林院出身。”
“西式的高中是什么意思?”
“听说是那里有洋人老师教外语呢。”程玲儿其实也不知道西式高中是什么样子的,以为大概就是有外国人教书的高中吧。
“你的同学们可曾去过这个圣德新式中学看过?”
“没有,她们也是听别人说的,并没有机会去瞧一瞧。”
“你觉得那位赵姑娘待人如何,人家有没有提过,为何要资助你去这里上学呀?”
“那位赵小姐倒是十分热络的,她说自己经常资助学生上学,看我比较有眼缘的样子,再没有说其他的。”
两人一路聊着就走到了家门口,程玲儿又把在赵姑娘的见闻又给母亲程太太描述了一番。
程太太听了不置可否,也懒得多问一句,舅舅又反复叮嘱了几句,便赶去上班了。
接下来的两日,无人再提起赵姑娘和转校的事情。这两日来,程玲儿思忖着:莫不是自己的答卷做得不好?明明那个卷纸问的题目都很基础,自己都写出来了呀。还是说那位赵小姐遇到了其他成绩好的学生,反悔了也未可知。
又过了几日到了周一,肖书亭刚到单位就被主任叫到了办公室。
“主任,您找我?”肖书亭低头垂立在门口说道。
“司长吩咐有份重要的文件要送到下江去,院里没有闲下来的人手,你去跑一趟吧。”说罢,主任把一个鼓鼓囊囊的公文包甩到办公桌上。
“到下江去,一个来回少说要三五日,我家里……”肖书亭一来是放心不下家里的妹妹和外甥女,二来担心来回的食宿费问题,但是他又不敢回绝主任交代的公务,两难之间不知如何是好。
“这份文件,司长着急要用,你来回路上坐我的车就行了,地址司机知道,来回一日便可,用不上三五日,你赶紧去吧,不要耽误时间了。”
主任既然如此说了,正解决了肖书亭的难处。
“多谢主任体恤,我即刻动身前去下江。”
肖书亭拿起公文包,倒觉得有些沉重,遂双手环抱着出门,坐进早已经等在单位门口的轿车,前往下江。
当天下午,王师傅带着一纸推荐书和一个包裹来到了肖家,程玲儿也还没有放学,只剩下程太太一人在家。
“这是赵姑娘托我带给玲儿的。”王师傅一面喜不自胜地说着,一面打开了包裹。
包裹里有一套崭新的新式洋校服,一双当下时髦的玛丽珍小皮鞋,装了一沓钞票的信封,一张“转学介绍信”和一张“转学同意书”。
程太太眼看这些个物件,料到是女儿的事成了,笑逐颜开地一一接过王师傅手里的东西,说道:“这事得对亏了王师傅你呦,没想到玲儿这丫头能遇上这样的贵人,我一定告诉玲儿,将来不能忘了她王叔的恩情。”
“哪里哪里,还是玲儿自己也争气呦。”
说罢,程太太低头轻捻了几下信封里的钞票,估计得有二三百元,程太太吃了一惊。
王师傅见状解释道:“这衣服和鞋子是去新学校穿的,这钱是赵姑娘给玲儿在学校用的,这张红色信封装的叫‘介绍信’,是给玲儿带着去新学校的,人家看了这个信就能收她入学,最后这个白色的信封装的是‘同意书’,赵姑娘千叮咛万嘱咐的,说是得您这个做母亲得签字同意,玲儿才能转学去新学校。”
“得我签字?我哪里会写字呀。”
“赵姑娘说您按手印也行。”
程太太有点不愿意按手印,这不等于告诉人家自己不识字一样吗,她犹豫了片刻说道:“还是等她舅舅回来写吧。”
“也行,不过这‘同意书’赵姑娘着急要,让人家等太久不好,要不我直接去肖先生的工作单位找他罢。”
“哎哟,真是有劳王师傅,真是谢谢你,辛苦你了呀,为我们家玲儿的事受累了,我真不晓得该怎么报答你好呦。”
“嘿,咱们邻里邻居的,互相照应,说啥谢,不就是我跑趟腿的事儿,不麻烦。”
等到王师傅到了法院找肖书亭,肖书亭已经出发去下江出差了,王师傅寻人未果,便又匆忙赶回肖家,一路连跑带喘,再到肖家门口,大汗淋漓。
“赵姑娘叮嘱这“同意书”十分要紧,需得赶在今日送过去给她,肖先生听说出差去了,这……”
程太太在王师傅走得档口,去买了茶叶回来,这会子刚好泡好了茶水。
她给王师傅倒了杯茶,看王师傅这辛苦样子,她属实觉得不好再麻烦人家白跑一趟,而且说到底,这是自家的好事情,便按了手指印,托王师傅代交给人家。王师傅不敢耽搁,略歇了歇脚,便带着“同意书”前往赵公馆。
王师傅走后,程太太把茶水收拾到自己屋内,将信封里的钞票大部分抽出来放进了自己的妆匣里,留了十元钱在信封里。又拿起包裹里的洋校服在镜子前比试了几下,尺码有些不合身,便放回了包裹,不过这双小皮鞋,倒是很合脚,程太太看着款式也是十分喜欢,就把鞋子抽出来放到自己的柜子里。想到女儿平时穿的鞋子已经十分旧了,穿出去跟这身洋校服太不相称,转念一想,程太太又从信封中抽出来五元钞票,出门给女儿买了双新布鞋,顺路买了些卤味烧饼回家。
待程玲儿放学回家,母亲转述了王师傅的交代带着介绍信去新学校报到的事,拿出只剩五元钞票的信封递给了女儿。
程玲儿得知好事成真,欢欣不已,可是见到信封里的钱,觉得不太合适,便说道:“阿妈,人家赵小姐帮这么大的忙,我们感谢人家都还来不及呀,怎么好还收人家的钱呢,我还是让王叔叔退给人家吧。”
程太太本来在收拾桌子准备一家人吃晚饭,听到女儿这番话,把手里碗筷一摔,提起手指狠狠地戳了女儿一脸子,十分怒气地说道:“你是像了谁了?这样子的死心眼儿,哦唷,你当自己还是大小姐呦!你把钱退了,你拿什么在学校吃喝呀!家里可还有钱给你呀!你知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身份?这几个钱不过是人家阔小姐太太手指缝里漏出来的呀,白给你还不要呦?!你脑筋可不可以灵活一点,不要学你舅舅那副样子!”
“可是……”
“不要可是啦!你好好地认清事实!不要觉得自己读了点书,就不晓得自己是干嘛的啦,怎么啦?你觉得人家给你钱是在施舍你啊?”
“……”程玲儿低头不语,眼眶里的眼泪在打转。
程太太见了更没好气地说:“给你钱,你觉得是施舍,资助你上学,你当人家是不花钱的呀?你搞搞清楚晓得吧!你不要觉得妈说这话伤害你尊严,你的尊严值多少钱一斤呀?你饭都快吃不上了,还在这里跟我谈清高呀!明天没钱交房租,我们一家子睡大街的时候,更别提上学啦,你就知道这钱要不要了!”
被程太太劈头盖脸地骂了一气,程玲儿原本的好心情消失无踪,她不想跟母亲辩驳,只等舅舅回来。
肖书亭回到家已经是深夜,程太太和程玲儿已经休息了,他看到桌子上的“转学介绍信”,便也晓得玲儿上学的事办成了,暗自感叹这孩子遇到贵人相助。
次日一早,肖书亭去单位请了半天的假期,预支了半个月的工资拿回家,回家的路上他给外甥女买了个新书包,把剩余的钱藏在包中,一并给了玲儿。
程玲儿已经换上赵姑娘送的洋校服和那双新布鞋,随身携带的除了几件换洗的衣服和那封“介绍信”,再没有其他。
程玲儿带着对未来无限的期待与希望,在舅舅的陪同下,登上了前往圣德新式中学的电车。
手机阅读X
手机扫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