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才不是小气!”宋云昭皱起小眉头,“他们又不同我们好,上回杨家送了杏子来,大伯母将旁人挑拣剩下的才给我送来,我可不稀罕,都赏给青松了!”
街上人声嘈杂,不多时,宋云昭就揉着眼睛坐起来,道:“阿姐,要到了吗?”
京城里富贵人家多了,这个宋懿兰还真猜不出来,宋云昭倒是胡乱说了几家,都没猜对。杏雨卖了一回关子,见宋懿兰都懒得去猜,才道:“是吴王府,听说今日吴王府办了个赏花会,特意买了秀禾斋的点心招待宾客呢!”
宋云昭自小就聪慧,如今才八岁,但父母都不在了,哪怕有宋懿兰护着,宋云昭也不像同龄的小少爷一般天真。在外头,宋云昭可不缺心眼,不管去哪里,总能交上几个朋友,也就在宋懿兰面前,总爱使点小孩子脾气。
宋云昭做了世孙,今上可是宋云昭的亲舅舅,慧宁长公主死得早,今上还能夺了外甥的爵位不成,这才保全了宋家。那时宋家风雨飘摇,能保住性命都是好的,长房不敢说不,可如今局势稳定了,宋老爷子过世了,却留下一个尴尬的局面。如今承爵的燕国公是宋云昭的大伯,世子却是三房的宋云昭,为这,这两年来长房就没给过他们姐弟好脸色。
吴王是今上的次子,今上登基并不容易,至今只有五位皇子,除去年纪小的四皇子和五皇子,长子高辰为皇后所出,早就封了太子,次子高骏为吴王,三子高谦为晋王。当今皇后吴氏与今上少年夫妻,又陪着今上受了多年的苦楚,情分自不是后来入宫的妃嫔可以相比的,自然而然的,太子也深得今上重视,更何况太子本人也十分出众。与太子相比,吴王和晋王就平庸多了,听说吴王府买了秀禾斋的点心招待宾客,宋懿兰微微挑眉,道:“谁主持的?”
杏雨刚刚才问过赶车的马远,看了眼靠着软枕睡得正香的宋云昭,压低了些声音,道:“刚过朱家牌坊,大约还要一炷香的工夫。”
杏雨一提,宋懿兰也记起这回事来了,恍然大悟道:“原来就是今日啊!”
本就是宋云昭想吃桂花糕,宋懿兰可不会拿这一碟桂花糕去做人情,看了看食盒里的点心,道:“莲子糕给祖母留一份,其他的,昭哥儿想吃哪个?”
马车继续往前走,杏雨打开食盒,将最上头的一碟桂花糕取出来,道:“听说今日有大客户,买了不少点心,奴婢去时,桂花糕只剩下最后一份了,另外的,栗子酥没有了,莲子糕倒是还有些,奴婢自作主张,除了莲子糕之外,又要了些芡实糕和芸豆卷。”
吴王还未娶妻,但办花会,又专门买了难得的点心招待宾客,显然招待的是女客,宋懿兰心里有些猜测,果然,杏雨点头,道:“是安国公夫人,邀请了各家姑娘上门做客,透出些意思,是要为吴王选妃。”
杏雨听宋懿兰吩咐,一一记下来,连忙去办。
安国公夫人与吴王的母亲纪淑妃是姐妹,淑妃娘娘是宫中妃嫔,不能轻易出宫来,显然是将相看儿媳妇的事托付给了妹妹纪氏。杏雨见宋懿兰不记得了,提醒她,道:“安国公夫人也给府上送了帖子,先前国公夫人还问过姑娘。”
桂花糕是宋云昭想吃的,但既然买了,一个府里头住着,总不好谁有谁没有,宋懿兰虽不强求什么好名声,但也没必要为这个惹来闲话。倒是宋云昭一听宋懿兰的安排,便知要分给别人去,有些不高兴,道:“阿姐给我和祖母买就好了,干嘛还要给别人买。”
路还远,宋懿兰见宋云昭睡得香,也不吵他,只点点头表示知道了。
秀禾斋的点心方子据说是祖传的,在京城扎根也有几十年了,每日的点心不要说卖不完,到下午时就不剩什么了。这会儿时候已经不早了,杏雨跑了一趟,不多时拎了一个大食盒回来。
“好啊,那今日送点心,就由昭哥儿来安排。”宋懿兰点头道,不是她由着宋云昭胡闹,而是,大房与他们姐弟的矛盾,可不在那几颗杏子、那几块点心上。当初宋家是追随废帝的,今上继位时,险些牵连整个家族覆灭,为了保住宋家,当时的燕国公,宋懿兰姐弟的祖父当机立断,请封宋云昭为世孙。
宋云昭由着宋懿兰替他擦脸,摇摇头,道:“不困了,阿姐,我想吃桂花糕!”
宋懿兰对嫡女身份和县主封号没那么在意,可慧宁长公主将她生母送走,让她另嫁良人,却是宋懿兰一辈子都感激的。